郁金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橡胶往事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股灾的橡胶
TUhjnbcbe - 2025/7/26 18:54:00

中国人炒橡胶的历史可能超过大多数人想象。

年左右,国内因炒作橡胶而引发一系列金融危机,史称橡皮股票风潮。这次危机导致广州、天津大批量钱庄倒闭,其中,受橡皮股票风潮影响倒闭歇业的达到48家,占总数的53%,亏欠款总额万两。这一危机,加速了清政府内部的分裂。

史无前例的橡胶泡沫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年的橡胶牛市是近几十年来最为疯狂的橡胶牛市,但与年左右的橡胶牛市相比,也算不得什么。这是一场堪比“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庞氏游戏”的泡沫。

20世纪初,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橡胶需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年福特流水线的发明,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加快了汽车的生产速度,从而刺激了全球汽车需求的大爆发。

年《东方杂志》刊登了一篇甘作霖的文章《新实业中之汽车与活动影戏》,文章中描述到,美国年,“国中所造(汽车),不过数百辆”,年为1万辆,年1.8万辆,年2.4万辆,年5.6万辆,年12万辆,年猛增到30万辆,年达到37.5万辆。

与此同时,年起,有着生物武器之称的南美叶疫病逐渐在南美种植园中蔓延,导致全球范围内橡胶生产受损,这种疾病在随后的三十年间,让整个南美橡胶几乎消失殆尽,曾经的橡胶王国巴西也因此退出了橡胶的历史舞台。

因此,当时橡胶的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再加上当时海运条件不好,成本较高,橡胶价格持续飙升。

在英国,年4月的价格高峰期甚至出现橡胶每磅十二先令五便士(1先令=12便士,即便士)的记录,是年平均价格的近5倍,而当时橡胶生产成本仅为18便士。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大量的橡胶公司在上海上市,并催生了20世纪初中国的股票大牛市。据《泰晤士报》统计,从年底到年初的几个月里,南洋新成立的橡胶公司有家,至少有40家总部设在上海。当时清政府年可支配收入不过一亿两银,而华商在上海投入资金近万两银,在伦敦投资超过万两银。

正如历史上的大多数泡沫一样,巅峰时期的上海橡胶股票,一票难求,需要托关系才能买得到,只要买到手转手就能赚钱,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到钱原来可以这么赚,但投机者却忘了其背后的风险。

一家名为蓝格志(Langkate)的橡胶公司通过虚构事实,疯狂宣传,发行面值仅两,却最终涨到了两,而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橡胶树长什么样子,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的投机行为。

历史总是在重演,疯狂的上涨让很多人失去了理智,到处去钱庄借钱买入,而钱庄也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息,不顾市场风险,违规借贷,这和年的次贷危机何其相似,以及年中国的杠杆牛一样。

不断上涨的股价蒙蔽了所有人的理智,在疯狂的牛市之后,迎接投资者的将是史无前例的大崩盘。

历史的崩盘: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年6月,全球橡胶最大消费国美国宣布实行紧缩政策,再加上东南亚橡胶种植取得成功,国际橡胶价格大跳水,伦敦股市暴跌。

与此同时,绑定伦敦市场的上海股市也迎来了暴跌时刻,以橡胶为主的板块成为了市场砸盘的“元凶”。

首先得到消息的外资银行更是加大力度收缩银根,再加上价格的下跌让市场流动性骤然紧缩。年7月22日,违规入市、大肆炒作橡胶股票并被深度套牢的正元、谦余、兆康三家钱庄先后倒闭,恐慌袭来。

候补道台、商办川汉铁路总收支施典章拿着公司的万两白银想要到市场中以小博大,最后成为第一批冤大头。

年8月4日,上海道台蔡乃煌与9家外国银行签订“维持上海市面借款合同”,借款万两白银,并从沪关库款中提款万两白银,存放于源丰润和义善源,但9月份,庚子赔款需要到期支付,清政府强行提出资金,导致源丰润和义善源破产,金融危机彻底爆发。

这个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清廷彻底无法补全亏空,川路公司的万两银子的账目成了无底洞。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国有化,投资川路的农民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引发了保路运动,成为压倒清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橡胶往事:大开大合

自此之后,国际橡胶价格开启了一轮近10多年的下跌,甚至1战的爆发也没能挽救橡胶行业,直到-23年,橡胶才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在这一轮大牛和大熊中,除了马来西亚本身种植园的扩张之外,实际上背后割胶技术的进步是橡胶价格暴跌的关键原因。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黄德勒发明橡胶树连续割胶法,使橡胶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大幅提高了橡胶树的产量。但是,新技术的普及需要时间,橡胶树的种植到成熟也需要时间。

因此,年,虽然是橡胶需求的短期高峰点,也是橡胶产量爆发的高峰点,橡胶进入了过剩阶段。

这次橡胶产业的疯狂,也反映了橡胶产业的特点是大开大合,正是因为-年间的橡胶价格大涨,才使得橡胶种植园迅速扩张,并在相当长时间保持过剩。

正如-年的橡胶大牛市一样,橡胶价格的飞涨刺激了橡胶种植的大幅扩张,并在随后十年成为橡胶产业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1
查看完整版本: 橡胶往事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股灾的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