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郁金香盛放的季节。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一些旅游景区里,郁金香接连开放。花大色艳、绚丽夺目,不同花色的郁金香像一条条彩带,铺陈在景区里,成为春天里最灿烂的景色。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郁金香仿佛是荷兰的代名词。然而,郁金香并不起源于荷兰。我国新疆地区才是郁金香的起源地之一。我国的野生郁金香资源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土耳其,然后传到包括荷兰在内的欧洲国家。
近年来,国内兴起郁金香热,大量郁金香种球从荷兰购买,由于受病毒、退化等因素影响,只能开花一次,不能再生,必须每年重新购买。
如今,在经过20年的努力后,我国终于成功选育出由中国野生种与国外优良栽培品种杂交而成的郁金香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无自主知识产权郁金香品种的空白,并建立了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
我国郁金香市场长期被国外种球统治的被动局面将被打破,“中华郁金香”有望在祖国大地绽放。
有丰富的野生郁金香资源可利用
经专家多年考察发现,我国确实是野生郁金香的重要分布区。全球郁金香属植物约有-种,主要分布于中亚、欧洲、北非,以及地中海地区。大约10%的郁金香野生种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
中国郁金香专委会主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屈连伟多年来一直在研究郁金香,做关于郁金香的各种课题。
据屈连伟介绍,新疆有记录的野生郁金香有11种。其中,无毛组有准噶尔郁金香、伊犁郁金香、迟花郁金香、天山郁金香、新疆郁金香、阿尔泰郁金香;毛蕊组有柔毛郁金香、毛蕊郁金香、垂蕾郁金香;长柱组有异瓣郁金香、异叶郁金香。
“新疆郁金香是我国特有种。”屈连伟说。
近几年,在新疆又发现了塔城郁金香、赛里木湖郁金香。
据国外文献报道,从中国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再到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地区,都是郁金香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屈连伟预测,目前有报道的野生种只是分布在我国境内的郁金香野生资源的一部分,随着郁金香科研工作的深入,必将有更多的新种被发现。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辽宁农科院花卉所的温室大棚里看到,科研人员从新疆搜集到野生郁金香种子后繁殖的各种郁金香,性状与大棚里的栽培品种有很大差别。野生郁金香的植株比较小,花朵也比较小,但颜色很鲜艳,花茎细弱一些。
准噶尔郁金香的花朵从外到内都是黄色的,花瓣狭长,有点卷曲。伊犁郁金香的花朵整体也是黄色的,但花瓣背面有两道紫色条纹。阿尔泰郁金香与伊犁郁金香的花朵很相似,花瓣有点向外翻卷。
屈连伟在新疆考察时发现,天山郁金香的分布面积特别大,主要在昭苏地区,成片成片的,花开之时,一派花海景象。赛里木湖郁金香则是一个个小片的,小面积分布。他还在伊犁的白石峰附近发现了异叶郁金香,这是海拔分布最高的一个野生种。
目前,辽宁农科院花卉所已经从新疆搜集到10种野生郁金香。
屈连伟和团队在种质资源收集过程中,还在新疆那拉提发现了一个完全没有记载的郁金香野生种。这个野生种的叶片特别多,花瓣特别大,跟栽培品种差不多,比其他野生种大3倍,整体特征与其他野生种明显不同。
育成郁金香种间远缘杂交新品种
辽宁农科院郁金香科研团队由该院花卉所和沈阳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联合组成,研究方向为郁金香遗传育种和产业开发。科研团队自年起开展郁金香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屈连伟为学科带头人。
20年来,科研团队利用我国特有的野生郁金香资源和国外性状优良的栽培品种,开展了广泛的种间杂交及后代筛选工作。
科研团队每年配置多个杂交组,获得一大批优良的杂交后代,成功选育出11个郁金香新品种,包括“紫玉”“黄玉”“天山之星”“和平时代”“金色童年”“丰收季节”“伊犁之春”“心之梦”“金丹玉露”“月亮女神”“银星”,其中9个通过国际品种登录,填补了我国无自主知识产权郁金香品种的空白。
据屈连伟介绍,“紫玉”花期长、抗寒能力强,已经在辽宁部分地区进行推广试种,表现良好。高度抗退化郁金香新品种“幸运之星”,可实现一次栽种、多年开花,填补了我国园林绿化专用郁金香品种的空白,正在申报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权。目前,“幸运之星”的种球扩繁量已经超过万粒。除了已备案或登记的郁金香新品种,团队还获得优良品系多个。
在花卉所的温室大棚里,密集种植的“幸运之星”郁金香绽放了花朵,一片金黄,美丽壮观。
经过多年研究,科研团队在郁金香育种关键技术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创建了远缘杂交、有性多倍化、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等3套育种技术体系,极大地推动了育种进程。团队还研发了郁金香花粉采集和常温贮藏方法,有效解决了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问题,建立了加快育种进程模式,缩短了育种周期。
郁金香种质资源库成为创新保障
年,辽宁农科院郁金香种质资源库入列国家林业局认定的首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也是全国郁金香种质创新研发基地。
经过20年实地考察、收集,资源库目前保存郁金香资源多份。
在野生种方面,资源库保存郁金香野生资源份,其中在我国分布的有10个种。每个种至少有10个群体,每个群体保存数量20株以上,约占我国已知野生资源的78%。
在栽培品种方面,资源库已保存栽培品种多个,包括早花类、中花类、晚花类、原种及杂种。其中,早花类包括单瓣早花群、重瓣早花群;中花类包括凯旋系和达尔文杂种群;晚花类包括百合花型、流苏花边型、绿花群、鹦鹉群等;原种及杂种包括福斯特种和格里群。每个品种保存种球50粒以上,约占我国应用品种的80%以上。
在设施条件方面,资源库拥有日光温室4栋、智能连栋温室2栋,以及冷库、室内保存库、试验地等。
资源库收集保存的大量基因资源为基础研究和基因挖掘提供了保障。科研团队依靠资源库开展了中国野生郁金香染色体遗传进化分析,为远缘杂交亲本精准选配提供了指导,并构建了中国野生郁金香资源层次分析模型,为中国野生郁金香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引进新、优、特郁金香栽培品种,收集全世界郁金香野生资源,进一步完善国家郁金香种质资源库,使郁金香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屈连伟说。
“通过中、西种间远缘杂交,育成适宜东南亚的‘中华郁金香新品种群’。”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终将实现。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记者:白兆会
原标题:《国产郁金香研发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