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吐槽说,自家娃大概率是个“学渣”的命,虽然才上小学一年级,但她已经做好鸡飞狗跳的准备了。
朋友心大固然是好事,但她家孩子并不笨啊,甚至还挺聪明的,她怎么会有这种感慨呢?
原来,孩子虽然头脑聪明,但一到学习上,他就满脑子浆糊,完全学不懂。
像课本上的字,朋友其实在做幼小衔接的时候,就都教过。在衔接书上指读时,孩子全认识。但这些字一换个地方,放到课本上,孩子认识的却很少。
只会背住衔接书上哪个位置念啥字,但这些字是啥意思,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孩子完全不知,这又有什么用呢?
孩子上课时,由于不识字,也不懂字的意思,每次都要等老师念完题,他再用上一两分钟去理解意思,然后才开始动笔。
老师总说,这孩子跟不上课,思维总比别人慢半拍。
除此之外,孩子的数感也不好。别人十几的加减法已经算得很溜了,他却还掰着手指分不清。
朋友既着急又无奈:“这孩子不会以后不爱学习,真的成个学渣吧?”
我安慰朋友说,孩子刚上一年级,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父母越急,就越容易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只有找对方法,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爱上学习。
小学一年级,确实对孩子很重要,它就像是学习生涯的“第一印象”。
如果孩子对这个印象是“艰难痛苦的”,那他很容易就在这种影响下,渐渐地不愿意学。而如果孩子觉得学习是“简单快乐的”,那他就会在兴趣的指导下,越学越好。
所以说,孩子小学一年级,我们千万别大意。
一位当了十几年老师的朋友跟我说,进入小学第一年,孩子每天坚持做2件小事,成绩稳居前3并不难。
01第一件,兴趣识字
如今孩子的竞争也激烈,父母难免会有点“抢跑”意识。所以,很多孩子早早就开始识字。
侄子在3岁时,我姐就开始教认字了。但几年下来,他真正记住的并不多,常常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不仅如此,上到小学,他对认字的兴趣并不大,觉得死记硬背这些没意思,当时可把我姐急坏了。
我身边很多父母教孩子认字,都是写一个字,然后指读,再让孩子多读几遍。
这样的方法,孩子虽然当下记住了,但架不住时间的遗忘,不用多久他就忘得一干二净。你越生气失望,孩子就越害怕,甚至还对认字产生反感,不愿意学。
所以说,教孩子识字,我们一定要从兴趣出发,激发孩子的热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把这些字牢牢记在脑海里,并且爱上学习。
我那位老师朋友也说,教孩子认字,一定要带入情境。这样,孩子对字的意思理解更深刻,也就会记得更牢固。
比如她经常给身边朋友推荐的《学前识字立体翻翻书》,就是一本非常好的图文结合、文字与情境结合、好玩有趣的认字书。
侄子后来就是翻看这本书,一下子就爱上了,每天放学回来就要玩一玩、看一看,不到两个月时间,他基本就认识了大部分的高频字,老师直夸他进步快。
这本识字翻翻书,是以“藏机关”的方式,引发孩子好奇,让孩子在玩乐中,将文字与图片和情境结合,形成深刻的记忆。
它包含了个常见字,并且囊括了小学1-3年级的个高频字,这对孩子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识字翻翻书有11个生活常见场景,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家庭生活、城市、四季、身体等,把字放入场景中,形象生动又好记。
比如家庭生活,书中就绘制了一个非常逼真的庭院场景,里边有池塘、向日葵、郁金香、栅栏、窗户、楼梯、桌椅、牛奶电灯等等。每一个物体都和文字配对,让孩子脑海里的文字立体化、系统化。
通过触觉、视觉和空间的感觉,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记住了这些文字。
孩子若在3年级前打好基础,认识字、懂字的意思,还有情境画面感,那他语文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数学的理解能力、审题能力都能得到大大地提高。
到了四年级,我们不用太担心他出现“滑坡现象”。
学前识字3d立体翻翻书幼小衔接一年级识字好帮手精选月销量¥6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02第二件,培养数感
语文和数学,会贯穿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们除了培养孩子的“语感”,还要培养他的“数感”。
我们很多家长会进入的一个误区是,刚开始教孩子数学,就忍不住教:“1加1等于2,2加2等于4。”
教几遍后就开始问:“2加2等于几呀?”
孩子一会答对,一会答错,我们都免不了要怀疑自己:这孩子怎么这么笨?
这样的方法,其实只是教孩子“记住”了答案,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逻辑是什么?孩子完全不明白。
他不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没有培养出数感,学起数学来自然就吃力。
老师朋友告诉我说,孩子学数学,一定要借助图片或实物,让孩子理清楚逻辑,这样他才能把数学学好。
她推荐给我一套《幼小衔接数学能力训练》,对于想要幼小衔接,或者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套书非常适合。
这套书是配套部编版一年级上下教材课程编辑,采用更生动、更直观、更具体的方式,教会孩子平十法、借十法、破十法、凑十法、看图列算式等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比如计算加法8+4,它不是简单地做题训练,而是提问:数一数,左边有几辆汽车?右边有几辆汽车?加起来一共有多少辆呢?
孩子通过动手数、眼睛看和大脑思考,他计算题时,就不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而是在脑海里构建了一个画面,通过大脑地精算来得出答案。
还有借十法,把每一个大于10的数字,分解成10和个位数。先用10去做减法,用得出来的差再与个位数相加。
计算的过程和方式,清晰明了,孩子算过几次,就能轻松解答20以内减法了。
当数学变得好玩、有画面感的时候,孩子才会对数学更感兴趣,而不是脑子里一团混乱,一看到数学就头疼。
全8册幼小衔接数学能力专项练习借十法凑十法破十法等精选¥35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数学和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孩子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两科。如果孩子能每天坚持做好培养语感和数感这2件事,那以后成绩稳居前3并不难。
我是佑子爸,家有“小魔王”,我陪她一起成长,喜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