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钟爱的花卉,有“花中宰相”的美称。芍药与牡丹花型很像但属性截然不同,可不仅是叶片外形的差别那么简单。
牡丹是木本,有着树状的枝干。而芍药是草本,无论多大丛,每年地面上的部分都会枯萎无踪,块根藏在土里休眠,来年春天再破土而出。
芍药和牡丹一样,都是要秋天才栽种。若是以为和其他植物一样春天栽种,第二年将很难开花而且也很难养好。
我家最早的两株芍药是两年前小院刚动土网购来栽下的,种在水星王棒棒糖月季的两旁。那时候盲目购买胡乱栽种,就是错误地在春天种下的,看着块茎上很多红红的芽头也很是开心,埋下后发芽、展叶、出花苞,倒是也很顺利。但两株一共五、六个花苞,只开了一朵,其他都消苞了,长着长着就黑了萎缩了。开的那朵是玫粉色单层花瓣*色花蕊,与卖家图片上繁复雍容的花朵相去甚远,于是我也不再怎么上心了。后来嫌占地方,还移栽了一株,结果慢慢就蔫了没成活。留着的那株没有花,夏天也慢慢蔫了,我觉得它们都死了。
图片来自网络,就是我家花开的样子
第二年秋天,家人带回了两株品种不错的芍药,于是我又充满期待地挑了两块平整的地方种下,一块是夏加尔菊的“故地”(在我的另一篇故事里它是主角),一块是紫斑风铃草卢布的“故地”(它又是另一篇故事了)。用上了我的配土2份粗椰壳+1份细椰糠+1份草炭土,再加点珍珠岩。因为芍药是块状茎,需要基质透水性好防止烂根,这时已经懂得一些种植的基本事项,也因为家人说品种不错,所以待遇升级了,不再是粘重的*泥土安家。
今年春天它们在月季芽点萌动吐叶时也破土而出,一株迟了一些,早的那株长的老高它还没动静,天天望眼欲穿地在土面上找芽点。出芽后叶片是银紫色泛着光泽,哪怕只是观叶都很美,大概是因为它特别,所以姗姗来迟。
这左右两株便是去年沉睡一年的芍药
再然后,我发现水星王棒棒糖两边也冒出芍药芽一样细长紫红的嫩芽,看着不像野草。我简直不敢相信,难道是那两株芍药在地里蛰伏了一年休养生息,复又出土了吗?连移栽也没能根除?这里还挖过草莓、除过草、长过铺天盖地的太阳花冬天又清理掉。就这样也没有惊动它们吗?
我惊叹地告诉家人告诉朋友,这两株芍药竟然没死,只是在地下睡了一整年。
现在小院有4株芍药在生长,全部都有花苞了。那两株最早的芍药,我不再嫌弃它们,因为它们这样努力地活着,这样鲜活的生命力不该被抛弃,我决定好好待它们。
有情芍药含春泪
最早长出来的那株也最早有花苞,却总是有粘稠的汁液在花苞上,查了百度才知道,原来芍药的花苞就是这样会分泌蜜汁,难怪古人说“有情芍药含春泪”呢。现在花苞比旺仔小馒头大了,上面的花蜜也愈加晶莹剔透,煞是可爱!
出芽最早的那株沉睡一年的一株
芍药是十分好养活的植物,发芽能力强,自然成株,我没有给它们修剪,因为它们的顶端就是花苞,只需要水肥跟上,就可以静静等候开花了。小院最早开放的是郁金香(它是我第一篇文章的主角)和牡丹,接下来铁线莲、芍药、月季、绣球、天竺葵、乒乓菊等都该陆续开放了。我忽然发现,似乎每一株花草都是有故事的,它们和我们,以不同的生命形态在这自然界中共存,经历时光变迁、经历生命轮回。我们照料它们,它们用各自不同的姿态,给我们美丽、给我们宁静、给我们欣喜、给我们欢悦…
等它们在小院盛放,我再与大家共分享。让我们一起相约开花季,相约繁花似锦、安好流年…
(喜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