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是当今风行全球的一代名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属百合科草本植物,株高盈尺,叶形长圆,每棵有叶3~5片,色泽粉绿。花蕾从基部伸出,生于花柄的顶端,单生直立,每朵6瓣,花容端庄,宛如一个高脚的酒杯,鲜艳夺目,异彩纷呈,细赏之下犹如春风
由于郁金香具有“皇帝女——不愁嫁”的潜质,许多专家都为选育新品种而努力。据统计,全世界郁金香品种多达多个,其名称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例如,在花瓣上洒有红点的*花,称为“国王的血”;花瓣相互抱卷的绛红色花,称为“情人的热吻”;花瓣上有条纹分布的红花,称为“奥林匹克火炬”等等。尤其是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赞美过一种称为“黑寡妇”的黑郁金香“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之后,黑郁金香更是身价百倍,被视为稀世奇珍。
行家经验
环境要求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原产地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栽培时要选择避风地带。
盆土要求郁金香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忌碱土和连作
光照要求充足的光照对郁金香的生长是必需的,光照不足,将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植株弱小、叶色变浅及花期缩短。出苗后应增加光照,促进植株拔除。节,形成花蕾并促进着色。后期花蕾完全着色后应防止阳光直射,以延长开花时间。郁金香上盆后半个多月时间内,应适当遮光,以利于种球发新根
温度要求郁金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花芽分化适温为20~25℃,最高不得超过28℃。耐寒性很强,在严寒地区如有厚雪覆盖,鳞茎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盛夏炎热,鳞茎休眠后难于度夏
合理施肥郁金香一般于出苗后、花蕾形成期及开花后进行追肥。冬季鳞茎生根,春季开花前,追肥2次。3月底至4月初开花,6月初地上部叶片枯*进入休眠。
浇水方法郁金香种植后应浇透水,使土壤和种球能够充分紧密结合,有利于生根。出芽后要注意适当控水,叶片伸长后可在叶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在抽薹期和现蕾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促使花朵充分发育,开花后适当控水。
防治病虫郁金香的病原菌可由种球携带,也可由土壤携带,主要病害有茎腐病、软腐病、碎色病、猝倒病、枯萎病等,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虫害主要是蚜虫,防治方法如下
①栽种前进行充分的土壤消*,尽可能选用脱*种球栽培
②发现病株及时挖出并销毁
③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高温高湿。
④蚜虫发生时,可用乐果~倍液喷杀
郁金香罹患枯萎病后,鳞茎外边的鳞片上出现暗褐色或灰色凹斑,后扩大变为中深褐色病斑。如将病鳞茎放在温暖潮湿处,其上会生出白色或粉红色的菌丝和分生孢子,使感病组织皱缩、变硬。其防治方法
①适当推迟栽种时间,提前挖掘鳞茎,尽可能避开高温期,以免病菌猖獗危害
②栽植不要过密,生长期间发现病株宜及时除去
③在挖出鳞茎的48小时内,放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水溶液中浸15~30分钟,晾干后贮藏。
④栽种无病鳞茎,并实行3年轮作制。
繁殖方法郁金香每年花后即干枯,其旁生出一个新球及数个子球。子球数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早花品种子球数量少,晚花品种子球数量多。子球数量还同培育条件有关。一般9~10月栽子球,南方可延至10月末至11月初栽前整地作畦,先将畦内土挖出15厘米厚,铺上腐熟的厩肥及草木灰等作基肥。基肥上面铺一层细土,将子球栽植其上并覆土,厚度以高出子球5厘米左右。行距14~16厘米,株距5~15厘米,栽后浇水,促发生根。冬季方需覆盖马粪、草帘等防寒物,早春化冻前撤去防寒物。盆栽每盆栽4~5个充实肥大的子球,埋土与球顶平齐即可,盆底加基肥。一般在秋季种入种球后,可把盆埋入土中,促进生根,待到第二年春天挖出灌水,进行盆栽正常管理
初学误区
球茎过小盆栽要选充实肥大的球茎,不能用太小的球茎。一般在30厘米花盆内可栽3~5个球,球顶与土面平齐。秋季种植后即将盆埋入土中,春天再挖出,放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正常浇水施肥,即可按时开花
温度过高郁金香性喜凉爽,但适应性强,既能面对冬季湿冷,又能适应夏季干热,但越夏不宜超过27℃。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出现叶片徒长、叶花比例失调、开花不良等情况。所以,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控制温度,给郁金香创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
行家叮嘱
温度控制郁金香对温度很敏感,如果在冬季出现“暖冬”的天气,往往会使大批郁金香提前开花,花的品质也大受影响。为保证郁金香准时开花,生长期应尽量保持日间温度17~20℃,夜间温度10~12℃。如果温度过高,可通过遮光、通风降低温度;温度过低时则可通过加温、增加光照促进生长
开花期控制控制郁金香的花期,还可以通过植物生长激素进行调节。譬如用赤霉素浸泡郁金香球茎,使其在温室中开花,并且还可以加大花的直径。
上盆时间盆栽郁金香直接上盆管理,但由于种球品质不一,常造成生长和着花不整齐,影响观赏效果。所以,郁金香可以先在大棚地栽,待其花冠着色后上盆管理,既不影响其开花质量,而且观赏效果更好。按需种趙种植郁金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种植。如果是以养球根为目的者,于花蕾现色时就将其摘除,以免空耗养分;如果以切花生产为目的者,可在花蕾完全变色时再行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