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散光眼的处方原则 [复制链接]

1#
散光眼的处方原则散光什么是散光散光眼的处方原则散光什么是散光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散光眼的处方原则,我们在前几期已经讲过近视和远视的一个处方原则,相对于近视和远视来说,散光的处方原则更具有挑战性。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散光的顾客,当试戴眼镜时会抱怨看东西不舒适,看东西有变形,即使是有经验的验光师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我们会降低散光的度数或者进行轴位的一个调整,能够让他马上适应过来。

但是度数的降低,相应的视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些顾客在试戴眼镜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眼镜配出来以后,则反映了视物的变形,这个时候度数和轴位已经固定,不能再更改,验光师很为难。

有的时候顾客认为验光师配错了,这个时候验光师又要给他进行再次的验光,然后来调整度数,可能会在更换一副镜片,验光师遇到的这样的问题越多,导致验光师遇到有散光的顾客就非常的谨慎。

这节课主要是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当遇到有散光的顾客如何给度数,当顾客视物变形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来处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散光,每当讲到散光的时候,我们都会给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比较经典的图,史氏光锥。

当光经过透镜时,因为透镜的各个子午线的力量屈光力是不一样,这个时候光经过透镜不再形成焦点,而是在不同的位置形成两条焦线,这样的一个光路图,我们就叫做史氏光锥。

我们把这个透镜假想成我们的眼睛,如果说当调节静止的时候,平行光线经过眼曲折之后,因为眼睛的屈光系统各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而引起了不同的聚散度,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是在不同的位置上形成两条焦线,这样的眼睛,我们就把它叫做散光眼,两条焦线的距离我们叫做焦间距。

焦间距它代表了散光的大小,散光比较大的时候,焦间距就比较大,当散光比较小的时候,焦间距是比较小,在两条焦线的中间,会有一个圆这个圆我们叫做最小弥散圆。

下面这幅图模拟了散光眼的一个成像,当平行光线经过静止的屈光系统,在眼睛里形成两条焦线,因为垂直方向的力量比较强,所以垂直方向提前汇聚形成前焦线,水平方向力量较弱,稍后汇聚形成了后焦线,两条焦线都在视网膜的前面汇聚,所以我们把这种类型就叫做复性的近视性散光。

如果两条焦线都在视网膜的后面汇聚,这种我们就叫做复性的远视性散光,如果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上,一条焦线在视网膜的前面,我们叫做单纯的近视性散光,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上,而一条焦线在视网膜的后面,这种我们叫做单纯的远视性散光。

还有一种类型比较特殊,两条焦线各在视网膜的前和视网膜的后面,这种类型我们叫做混合散光,每一个小格代表了一D的屈光度,遇到这样的散光,我们可以通过在眼前加球柱镜进行一个矫正。

第二幅图是我们在眼前加了负三d球镜以后的改变,球镜因为各条子午线的屈光力是一样,所以当加了-3d的球镜以后,我们会发现两条焦线各往后移了三个小格,加了-3d的球镜以后,后焦线已经落到视网膜上,这个时候我们只要把前焦线也落到视网膜上,这样散光眼就被矫正。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加负两d的柱镜,轴位放到度来矫正前焦线,当加了-2d的柱镜以后,我们发现前焦线往后移了两个格,而后焦线没有变,这样我们通过加球柱镜把散光进行一个矫正,这个时候当平行光线在经过矫正后的散光眼以后,不会形成焦线,而是形成焦点,焦点刚好落到视网膜上。

我们刚才是通过在眼前加负柱镜,让前焦线往后移来矫正散光,同学们来思考一下,我们能不能加正柱镜,让后焦线来往前移来矫正散光,答案是肯定。

我们再回到第一幅图来看,如果我们加正2d的柱镜,我们可以把后焦线往前移来矫正散光,当我们加正2d的柱镜,轴位在90,后焦线就会移到前焦线的位置上,这个时候眼睛还需要负5d的球镜,再进行一个矫正,才能把两条焦线都落到视网膜上。

这样我们能够看得出来,对于同一个散光眼来说,我们可以加负柱镜,让前焦线往后移来矫正散光,这个时候这只眼加的是-3d的球镜,-2b的柱镜轴位在度上来矫正散光。

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加正2d的柱镜,轴位在90的方向上,让后焦线往前移,这个时候我们用的是-5d的球镜,正2d的柱镜轴位在90的方向上来矫正散光。

通过这两种方式矫正的散光,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都会让两条焦线同时落到视网膜上,因为我们有正柱镜也有负柱镜,所以我们可以采取这两种方式来矫正散光,但是结局都是一样,所以这两种方式,书写方式,矫正方式是不一样,但是最后做出的镜片都是一样。

当我们在下处方的时候,我们可以写上面的格式,当然也可以写下面的格式,最终的结果也都是一样,如果我们使用的是综合验光仪验光,我们知道在综合验光仪上只有-3没有正3,所以在综合验光仪上,我们验光的结果,一般都会是第一种方式,就是-3D的球镜-2D的柱镜成为在度的方向上。

如果我们提前做的是电脑验光,如果电脑验光验出来是第二种形式,我们在放到综合验光仪上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它进行一个转换,转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求和变号转轴,把正散的形式转换为负散,这样我们再来验光。

我们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散光,散光会形成两条焦线,以及散光同一个散光的两种书写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散光眼的分类,我们今天来讲散光眼的一种分类方式,就是根据强弱子午线是否垂直,我们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强弱子午线指的是,散光里屈光力最强的方向和屈光力最弱的方向。

如果两个方向是垂直,这种散光我们就叫做规则散光,如果前后子午线是不垂直,我们就叫做不规则散光,同时规则散光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同一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也是一致,在工作中规则散光,我们能够靠框架眼镜来矫正,而不规则散光如果带框架眼镜来矫正,视力提高的不是非常理想。

一般需要依靠rgp来进行矫正提高视力,今天我们所讲的矫正原则,指的都是规则散光,我们把规则散光又进行一个分类,我们看一下强子午线在哪个方向上,我们分为了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

如果强子午线在垂直方向上,这种散光我们就叫做顺规散光,如果强子午线在水平方向上,这样的散光我们叫做逆规散光,如果强子午线在斜位上,比如说45度和度左右的方向,这样的散光我们就叫做斜向散光。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看验光的处方,来辨别是顺规逆规还是斜向散光,如果负散轴在加减30度方向上,这样的散光我们就叫做顺规散光,如果负散轴在90加减30方向上就是逆规散光。如果散光的轴位在45加减15或者加减15的方向上,这样的散光我们都叫做斜向散光。

一些研究发现,散光变化不是非常大,但是在人的一生中,散光的轴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年轻人大多表现为顺规散光,而到了老年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逆规散光,至于斜向散光,人群是比较少。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同一个度数的散光,顺规散光对视力的影响比较小,而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对视力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工作中,对于顺规散光,我们可以采取低矫,但是斜轴散光和逆规散光,一般我们要足矫。

散光患者都会有哪些症状,我们发现不同度数,不同轴位,不同年龄的散光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太一样,一般来说,轻度散光可以没有任何的感觉,尤其是顺规散光,像是很多人由于上下眼睑对角膜的压力,而造成的一些个轻度的顺规散光,这种散光我们又叫做生理性散光,他对于视力是没有任何的影响,顾客也没有任何的主诉,像这样的散光,我们是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

如果散光度数比较高的时候,远近视力都会受到影响,看远看近都看不清,如果是一个高度的顺规散光的患者,他常常会表现出来固定的眯眼和一种皱眉的表情,原因是因为患者试图通过减小睑裂,来提高视力,这样的患者长期眯眼,会发现眼睛越来越小,像眯成一条缝隙。

右下图的这个照片,就是高度散光的患者长期没有矫正的眼睛,我们发现他的眼睛非常的小,就是一条缝状,询问家长,家长说小的时候眼睛还是比较大,他就是因为长期的没有矫正,而产生了一个很强的习惯性的眯眼睛,这个眼睛越眯越小,最后就成为一个缝状。

像这样的顾客,我们来给他验光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验光的结果往往比他真实的散光度数要小很多,高度散光的顾客,除了视力减退以外还会伴有重影,这个重影指的是单眼的重影,我们经常也讲重影,我们之前讲的重影,一般都是双眼是异常造成的重影,这种重影当我们遮上一只眼睛之后就会消失。

但是对于高度散光表现出来的重影,它指的是单眼的一个重影,就是用一只眼睛去看东西,伴有重影,很多散光的患者,还会有视疲劳的症状,尤其是低度数的散光,引起视疲劳的主要原因,有可能是患者通过调节,想让最小弥散圆成像在视网膜上,从而能够提高视力。

这样持续性的调节就会产生视疲劳,我们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个顾客,他的主要的症状是头疼不舒服,医院里做一些个检查,比如说查血压,查这个颈椎或者做一个脑部的ct或者核磁共震,来排查一下这个头晕不舒服的原因是什么。

医院里查了很多都没有问题,最后来验光发现,是因为有散光造成的这种头晕不舒服的感觉,这也属于视疲劳的一种,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像是五六十岁的女性,遇到的会比较多一些,所以当这个年龄段的女性,遇到视疲劳的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没有眼部的那些个症状,但是表现出来了头疼不舒服,我们也可以先来验个光来看一下,是不是因为散光造成的这样的症状。

如果中高度的散光,发生在小孩的身上又是远视的散光,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他看远看近都看不清,小孩又是这个视觉发育的阶段,如果看远看近都看不清,会引起弱视,像是这样的小孩,我们一定要及时的验光,来看一下他的视力,来决定是否配镜。

比如说散光的患者,主要的症状就是两个,一个是视力的减退,还有一个是视疲劳,一般视力的减退都是中高度的散光,视物的疲劳,视疲劳一般都是低度的散光,工作中哪些散光应该进行矫正,一般来说低度的散光没有任何的症状,也没有视力的减退的问题,是不需要进行矫正。

如果发生了视力下降,或者了有一个视疲劳的症状,这样的散光,我们是需要矫正,对于一些个初次配戴散光的患者,矫正时往往会有明显的不舒适,即使没有球镜只有柱镜的度数,虽然可以提高视力,但是他会表现出来视物的变形,行走的不舒适或者头晕不舒服的感觉。

有一些配过散光,但是度数或者轴位进行调整时,也会引起病人的一个不适应,一般来说,顾客的年龄越小,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所以对于年纪小的顾客,我们能全矫,尽量是全矫。

有一些个顾客出现了试戴不适,我们可以根据以下的原则进行一个调整,当给度数的时候,我们的原则就是顺可低矫逆给足,实际上这句话完全来说,就是顺规我们可以顺规散光,我们可以降低度数,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一般我们是要给足,因为他对于视力的影响是比较大。

一些个成年人和老年人,他们的适应能力比较困难,我们只能够把柱镜的度数降低一些,降低的柱镜度数,我们把柱镜的一半放到球镜里面,散光度数比较低的顾客,尤其是顺规散光,像是低于75度的顺规散光,他可能对于视力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他会产生视远和视近的疲劳的感觉。

这样的顾客,我们再给他配镜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说明一下,这个配上这副眼镜不是为了给你提高视力,而是给你缓解症状,逆规散光相对于顺规散光来讲,他对于视力的影响会稍微大一些,所以即使是低度数的逆规散光,也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我们一般也建议他对其进行矫正,斜轴散光是比较少见,而且两个眼的轴向,也会表现出来一个对称性,斜轴散光的处理,同逆规散光一样,因为他对于视力的影响是比较大,所以斜轴散光,我们也是尽量的来全矫。

如果顾客表现出来一个高度数的斜轴散光,或者他的斜轴散光的量还在逐渐的增加,这个时候一般我们会建议顾客,去医院做一个角膜地形图,来排除圆锥角膜的可能,我们前面所说的是,如何来给散光的度数。

我们知道散光除了度数以外,还有轴位,一般来说这个散光的轴位,水平的和垂直的更容易适应,也就是说如果轴位并非恰好位于垂直的,或者是水平的子午线上,但是比较接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轴位定在90或者是。

当一个顾客戴过散光眼镜,而且他已经习惯原轴位的时候,新验光的结果和原轴位不太一样,这个时候即使度数没有任何的改变,我们把轴位调到新的轴位上,也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调整轴位的时候,可以把轴位更加接近于原轴位,这样比较容易适应。

之前我们提过,当顾客试戴散光眼镜的时候,会有视物变形的表现,首先我们肯定来说,如果我们的验光结果正确,也会出现视物变形,也就是说当出现视物变形的时候,不是因为我们验光结果验错了,而是这个顾客没有适应过来,因为他之前的视觉感受,和戴上散光眼镜以后的视觉感受,是不太一样,所以这个顾客会有这种看东西变形的症状。

如果一个顾客适应能力比较强,他会马上的适应过来,或者一个顾客如果对你的验光结果比较信任,他也愿意配合你去适应,一般来说,试戴一个星期或者最多一个月,也是能够适应过来。

如果在他试戴的时候,会有一些个全身的症状,比如说头晕恶心呕吐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只能根据他的适用的状态进行一个调整,比如说降低柱镜的度数,或者把轴位进行一个调整,让他慢慢的适应过来。

当让这个顾客试戴的时候,我们一般先从静态开始,比如说我们可以让他坐在这个椅子上,看一下周围,看一下有没有变形,有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如果没有太大的反应,接下来我们可以让他站起来走一走,来看一下地面,看一下周围的环境,有没有不舒适的感觉。

如果这样也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再让他去走走楼梯来看一下,看一下戴这副眼镜走楼梯有没有问题,如果是老年人,一般我们就是让他坐一下观察,然后再站起来走走,走楼梯的试戴,就尽量避免,而且告诉他,戴上这副眼镜以后,尽量就是不要戴着眼镜来走楼梯。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