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www.xuexily.com/m/迟建才(左)在开展野外植物考察。
2月24日,天山脚下的巩留县库尔德宁镇阿拉热村一处院落的温室大棚里,农民迟建才正在侍弄花花草草。这座温室大棚是他近20年来陆续种植、培育的“植物王国”,他说:“这里有近千种植物,我每天都会来看看它们。”
55岁的迟建才不是一个普通农民。他和新疆植物分类学研究者杨宗宗、马明等人历经两年联合编著的《新疆北部野生维管植物图鉴》,获得了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眼下,迟建才最期盼的是这本学术专著能在今年5月出版。
建立“新疆花卉网”
迟建才对植物的情感由来已久,“我从6岁开始就喜欢养各种花。”他说,那时家里没有花盆,他把家里的铁盆、水桶底凿个洞,把家人从山上带回来的野花野草种在里面。
在县城上中学时,他经常把父母给的饭钱省下来,坐车去90余公里以外的伊宁市买花。高中毕业后,迟建才回到家乡务农,忙完农活,他依旧喜欢侍弄花草,经常上山采集一些没见过的花草,种植在自家的菜园里。
种植的花草多了,迟建才开始对它们的习性特征感兴趣。
年,他干脆在自家院子里修建了一座余平方米的温室花棚,开始在花棚里种植、培育各种花花草草,打造自己的“植物王国”。
那一年,家里正好购买了一台电脑。一天,他上网查阅花卉方面的资料,发现当时的新疆居然没有一个专业的花卉网站。
“你养花、识花那么多年,可以建一个花卉网站呀。”身边朋友的建议给了他很大鼓励。他开始跟着侄子学习网页制作、模板设计,并购买了一台价值元的相机,几个月下来,“新疆花卉网”诞生了。他在这个网站上,分享平时养花的经验和技巧,也发布一些他在野外拍摄的各种植物图片。
“没想到网站浏览量挺高的,还引起一些植物学专家和专业研究人员的注意。”迟建才说,后来有研究人员指出他发布的植物图片署名有错误,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我虽然认识很多花,却说不清楚它们是哪个属、哪个种。”迟建才说,从那以后,他购买了一套《新疆植物志》书籍,开始自学植物分类学等课程。
农民植物学家
8年6月,迟建才在县城附近的山沟采集植物标本时,无意中发现了几株长相特殊的蕨类植物,他把标本寄给了因网站结识的国内知名蕨类植物研究专家张刚民,很快得到对方回复,这是一种叫瓶尔小草的蕨类植物,是新疆新记录物种。“那是我第一次发现新记录物种,当时非常激动,后来还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有关专家合作发表了论文《新疆蕨类植物新记录——瓶尔小草》。”他说,那次的发现更加坚定了他学习植物分类学的信心。
之后,他开始在各地的山区和丛林采集、研究植物,陆续在伊犁、阿勒泰等地发现了一些我国濒危兰科物种的新产地。
然而,那几年,迟建才也遭遇了不少人的异样眼光。
迟建才的妻子胡姝妍告诉记者,因为夫妻俩时常农闲时上山采集植物,“很多人就好奇,问我们为啥总是往山上跑?是不是在山上发现了啥值钱的东西?”她说,也有人背后议论,“一个庄稼人不好好种地,成天对着牛吃的草拍照,还拉着老婆上山拍照闲逛。”她说,后来被议论多了,夫妻俩出门开始把随身携带的相机藏起来,有意避开村里人。
年,迟建才开了家专门卖花的网店,网店生意让他在植物新品种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原本产自中国的植物如铁线莲等,被日本、欧洲等国家引进改良,就成了市场价值较高的观赏性植物新品种。而世界闻名的荷兰郁金香,其母本之一也来自中国新疆。”迟建才说,他开始从各地购买花卉种子,自己研究培育。慢慢地,他的温室大棚里,不仅有疆内外罕见、珍稀的植物物种,还能见到欧洲、非洲等地的名贵观赏性植物。
年,迟建才因网店生意火爆,被当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