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05-:06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黄珍珍张梦月通讯员杨健
提起儿童福利院,不少人都很关心,同时也有些好奇。福利院的孩子们生活得怎么样?平时都在做什么?5月31日上午,六一儿童节前夕,杭州市儿童福利院举办首次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记者和寄养家庭代表、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走进特殊儿童之家。
早上8时半,记者来到西溪路号一探究竟。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玩足球。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葛俊摄
康复十年,他可以站起来“走路”了
宋宋(左二),在康复师的鼓励下练习走路。杭州儿童福利院供图
第一站是康复训练区。走进2号楼一楼康复室,3名康复师正在进行一对一教学。15岁的宋宋正在康复师的指导下练习走路。从坐姿到站立,普通人仅花费几秒的动作,宋宋却需要拆分成好几个步骤完成。
宋宋患有脑瘫、聋哑等多种疾病,10年前来儿福院时,他不会坐也不会走。如今,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宋宋倚靠着“梯形架”,从坐姿、半跪、支撑站立再迈出步子,缓缓挪动着。“在儿福院,像宋宋这样的孤残儿童有多个。”市儿福院教育康复科副科长王敏告诉记者,目前院内共有康复师19人,院内各楼层均配备专业康复师及康复助理,每个孩子有属于自己的康复档案,有专属的康复治疗师,根据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康复训练。
近年来,杭州儿福院收容儿童比例逐年下降,但收容儿童中重病重残率提高。此前民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年到年期间孤儿数量下降了34.3万人,儿童福利机构重病重残儿童已达被遗弃儿童总数的98%。目前,杭州市儿福院收容的儿童患病率达99%以上,重病重残占96.5%,以重度智力残疾、言语残疾及肢体残疾为主。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来说,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患有自闭症的阳阳,开了自己的画展
阳阳的画作:西子湖畔
15岁的阳阳,是儿福院有名的“画家”。这次开放日活动,儿福院为阳阳办了场画展。他的画里,有日落有花香,五彩斑斓。
阳阳喜欢画画,画画的时候会低着头笑,看起来与普通小孩没什么区别。但如果你跟他交流,会发现他不太一样——因为患有自闭症,他关上了与外界沟通的心门。
阳阳画作:三台云水
阳阳6岁时,因自闭症被遗弃。初来儿福院时,他面色苍白不说话,不时发出尖叫声。2年后,阳阳进步很快,进入儿福院实验班学习。这一年,阳阳遇到了绘画老师孟醒。“那年我刚来院里,发现他喜欢画画,于是给了他纸和笔,让他练习涂色,他用旧蜡笔画了满满一纸的方块,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孟醒说,一次她笔记本中滑落一张旅游时拍下的照片,阳阳拿去临摹得有模有样。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鼓励阳阳绘画,孟醒让他尝试不同的美术材料,带他外出去欣赏自然风光,参观各类画展。每一次旅行回来,孟醒都会将自己出去玩的照片印成明信片送给阳阳。如今,阳阳在儿福院拥有自己的专业画室。每一幅画,都是他眼里的世界。
阳阳画作:太子湾的郁金香
唐氏儿阿波,有了心爱的“妈妈”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与孩子们在VR体验区。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葛俊摄
今天正值福利院六一嘉年华暨儿童艺术节启幕,大院里一片欢声笑语,科技、语言、运动、益智、手工等体验项目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人群中,我们发现了一对热情相拥的“母子”——高银元与阿波。
阿波是一名“唐宝宝”,今年12岁,与他相拥的是寄养家庭的“妈妈”。“阿波,叫叔叔阿姨。”高银元俯身柔声跟阿波说,阿波轻声喊了省“叔叔”“阿姨”后一头钻进“妈妈”怀里。
“我家里现在寄养了两个孩子,阿波是3年前来的。”高银元告诉记者,她从年就开始当‘妈妈’了,当年申请寄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是想给儿子找个伴,现在儿子已经25岁了,很支持她。十多年来,儿福院有6个孩子在高银元家生活过,有的肢体残疾的、有的患有白化病、心脏病,其中有4位已经被领养。每天,阿波负责照顾孩子们的起居,送孩子们去康复教学点参加康复训练。“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在慢慢进步,我很高兴。”高银元说。
儿福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杭州有31户寄养家庭,共寄养了37个孩子。这些寄养家庭用爱呵护孩子们成长,给了他们“家”的温暖。近年来,杭州市不断加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助力儿童成长。截止5月底,全市纳入儿童福利保障范围的困境儿童人,年至今全市累计发放孤儿生活费和困境儿童生活补贴1.24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