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因江而生
因江而兴
因江而盛
日出江岸线,余晖洒江面
江豚鱼跃而出,大雁列队“巡航”
四时之景各不相同
两岸地标拔地而起
这,是极美南京长江岸
这,是潮起南京磅礴景
这,是90后摄影师丁劼
心中的大江大河!
《潮起南京》视频。丁劼摄
3分钟的短片
个日夜的牵挂
丁劼,一名90后摄影师,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青年记者,南京城市摄影队队员,《潮起南京》视频的拍摄者,是南京长江大保护的报道者,也是见证者。
近2年的拍摄上万条延时素材和航拍素材终在年底凝成一段3分钟视频展示长江南京段的雄伟以及自然生态一个个熟悉的地标一帧帧极美画面穿透屏幕,迎面而来长江,原来这么美!为何将镜头对准长江?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长江,在丁劼心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五马渡渡口,年少时的他常常漫步于此,奔涌江流,总能化解少年的许多烦恼;从中山码头到浦口火车站,一江之隔,轮渡相连,两头烟火气一处南京情……
“生于江岸,长在江边,所以我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让这种情有迹可循,有物可证。”丁劼说。
毕业后,丁劼踏入了媒体行业,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触碰到底蕴南京,感悟南京之变。
每一次的外采,都是他愈厚的积淀。雪后的紫金山、盛夏的绿博园、日暮下的南京眼……零散的南京印记,一次次激发着他的灵感;幕燕滨江健步走、“山水城林”南京行……数次沿江活动现场,他惊讶于长江之变。
自此,他将镜头对准长江!
灵感的迸发只需一秒
实现的过程磨砺身心
你见过凌晨三四点的老山吗?
你知道日落什么角度最美吗?
你体验过站在扬子江会议中心
的楼顶等日出吗?
……
这些,在与长江相伴的两年里
丁劼都经历了一遍
拍摄长江
但不仅仅拍长江
与长江相邻的“周边”之景
都在他的脑海里构思了千万遍
在常人眼里,日出东方即是真理,而在丁劼的心中,他的日出画面绝不是千篇一律。
寒冬时节,凌晨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驱车从城东前往江北的老山,一路环山而上,到达观景平台,架起机器,调试设备,顶着近零下十度的严寒,等着晨光一点点铺向大地,仅这样的日出拍摄,丁劼就不知去过多少次。“必须多去几次,因为不是每一次都能‘天时地利’。”在他的画面里,是没有“缺憾”这两个字的,只要还有机会,他就有下一次“蹲守”的理由。
两年时间里,只要得空,丁劼便扛起相机奔波长江沿岸。
“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吗?”“肯定有,特别是跑了很多次,都没拍到好的画面,就有点焦躁,但是只要拍到好的画面,看到极美的长江景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我选择了坚持。”
“这两年,
我在慢慢读懂长江之美”
其实,在《潮起南京》的视频里,不仅有长江之美,还有幕府山下的樱花、三桥湿地公园和江心洲的粉黛草、绿博园的郁金香等这些“网红打卡点”,更有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南京夹江大桥、河西新城、江苏大剧院这些南京新地标,众多“新元素”共同勾勒出极美南京。
“这两年的拍摄,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长江的变化,南京的变化,我在拍摄长江的同时,也记录了南京的高速发展,也正是一点点地深入了解,让我慢慢读懂了长江的壮美。”
长江就是丁劼心中的大江大河长江流淌过的时光承载着南京百年来的变迁更记录着新南京的蓬勃发展
潮起南京
城市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绝妙画卷
正是我们朝夕相见的人间烟火
内容来源
南报融媒体记者高洁
图片来源
丁劼
编辑
给力布
校对|胖布责编|金陵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