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m.39.net/disease/a_s2uu5x3.html 党的十八大以来,得胜街道得胜村抢抓发展机遇,以“党建红”为底、“生态绿”为景、“产业金”为实,努力绘制“三彩”乡村振兴新画卷,为百姓铺就一条幸福小康路。
72岁的祁凤岭是土生土长的得胜村人,在他家,老祁和妻子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册,一边翻阅一边向记者讲述这些年的变化。
袅袅炊烟升起,不远处的种植户张露忙碌在自家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园里,一串串待采摘的软枣猕猴桃挂满枝头,丰收在望。
相较于如今的“瓜果飘香”,“产业单一”曾是十年前得胜村的发展短板,仅靠玉米种植,村民收入少。“立好增收柱,带领群众富”成为全体村民最迫切的愿望。年起,村“两委”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引进了寒富苹果、郁金香葡萄、软枣猕猴桃等特色林果种植品种。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得胜村已有林果种植面积多亩,年产各类水果近万公斤,带动村里种植户年均增收2.5万元。同时村里还鼓励支持村民发展养殖业、自主创业多条腿走路,实现多元增收,引领村民走出一条产业致富路。
端起产业饭碗让得胜村百姓富了起来,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则不断厚植乡村振兴的底蕴。在得胜村党史馆,讲解员陆万长正在为参观者认真讲述着得胜村的发展变化,作为村党史馆“首任”讲解员,从创建到发展,老陆对村党史馆的演变过程如数家珍。为点亮红色资源,得胜村党总支部深挖红色“富矿”,于年建设了村党史馆。走进这里,余幅图片,多件套革命历史实物,展现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记录着得胜村的发展史、奋斗史。如今,得胜村党史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展览馆,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人民的幸福指数持续加码,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忙碌过后祁凤岭老两口迎来家人返乡,温暖的家宴在团圆中揭幕;张露将自家出产的软枣猕猴桃进行包装发运,忙碌一年此时尽情体会丰收的喜悦;陆万长讲解完顾不上休息,又忙着接待新一拨来参观的游客。在村民幸福、充实生活映衬下,得胜村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下一个十年,令人期待……
原标题:《得胜村:十年蝶变绘制“三彩”乡村振兴新画卷》